诈骗名单曝光!这些APP已让大量中老年人上当,背后隐患更为惊人

李旭反传销
2025-11-13
来源:李旭反传防骗团队

  今天的文章,要从一笔“永远无法到账”的投资说起。

  最近我们收到大量咨询,无论是前期打着“捐款”名义、后期不停收费的“中数汇财APP”,还是以审核费、升级包等名目阻挠提现的“神州智店APP”,大家的问题都指向同一个核心:“我在那个‘国家项目’里明明赚了好几万,为什么一提现,就要我不断交钱?”



  这类套路其实并不新鲜。但您可能没意识到,这些骗局从一开始,瞄准的就不仅仅是您的钱包。他们早就设下了连环套——先骗钱,更深层的是在套取您的身份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类骗局的核心套路,看看它们是如何一步步将你推向“人财两空”的深渊。

  骗局是怎么披上“华丽”外衣的?

  1.紧贴政策热点,冒充“国家”

  如今的骗局,已经深刻把握了中老年朋友的信赖所在。

  “一带一路”、“十五五”、“民生保障”、“政企合作”、“新基建”……国家大力推广什么,第二天就可能出现以此为名的诈骗APP。

  骗子利用大家对国家和政策的信任,伪造红头文件、公章、甚至开设虚假的“线上新闻发布会”,将骗局包装成“有背景”、“低调推进”的秘密项目。

  《【骗局全解析】全是干货!带您全面拆解多种类型骗局!警惕躲在“民族大业”背后的坑人陷阱!》

  2.高科技伪装,“区块链”、“算力”成重灾区

  “CDN算力租赁”、“云存储”、“区块链公链”、“数字卡”……这些普通人似懂非懂的热词,成了骗子最好的噱头。他们编造一套看似自洽的商业逻辑,告诉你这是在参与国家前沿科技建设,分享时代红利,实则完全是空中楼阁,根本没有任何真实业务。

  《从比特币到空气币,警惕这25个“虚拟币”项目全是坑!一文拆穿“虚拟货币”的“暴富”骗局!》

  《警惕!这30个火爆的“虚拟货币”项目都是骗局,一文讲清楚“虚拟货币”技术外衣下的陷阱》

  3.营造群体氛围,让人无法自拔

  通过建立微信群、进行每日“直播会议”,组织严密,纪律性强。群里除了你,可能全是“托”。他们每天在群里分享“成功经验”、晒“收益截图”、喊“支持国家”的口号,形成一种狂热的氛围。让你觉得不投就是跟不上时代,怀疑项目就是不相信国家。这种高强度的精神控制,是让许多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的关键。

  《汇总!10月互联网骗局清单,国能/智天/虚拟币/AP/圆梦系列......你中招了几个?》

  为何你的钱“看得见,摸不着”?

  无论外衣多么华丽,剥开来看,其收割逻辑万变不离其宗。下面这张图清晰地揭示了这一过程:



  这个设计精准抓住了人的心理弱点:

  ◀ 放不下已投入的:前面投入越多,越不甘心退出,总想着“再试一次就能回本”,结果越陷越深。

  ◀ 被数字迷惑:平台上不断上涨的金额,给你造成“真的在赚钱”的错觉,让你忽视了最根本的问题,这些钱根本提不出来。

  ◀被背景唬住:假冒的官方身份和复杂的模式描述,让人放松警惕,误以为“这么正规的平台,不可能是骗人的”。

  你的“身份”正在成为骗子的工具

  许多人以为,只要不投钱,或者只在那些“能正常返利”的平台里蹭点小收益,就不会吃亏。这恰恰是骗子希望您有的想法。

  当您在为一个无法提现的账户焦头烂额时,骗子可能已经用您的身份,干了更危险的事。

  他们利用您注册时提交的身份证、银行卡和人脸信息,不但完成了对资金的直接收割,还悄无声息地完成了对您“社会身份”的盗用和转卖。

  上海警方最近打掉的两个犯罪团伙,就是典型的例子:

  一个以“软件充场”为名招募兼职,声称日薪200元,实则只需参与者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并刷脸认证。这些刚完成实名注册的账户,立刻被用于转移涉案资金,金额超过1400万元。

  另一个以“电话营销”为名,利用求职者实名的手机卡,拨打引流电话,帮助境外诈骗团伙推广虚假投资内容,导致一名市民损失超过300万元。

  更有甚者,很多骗局项目只是随便编造一个发“扶贫款”的故事,用户也简单的只要提交一个信息,就能每天签到获得小额红包。你以为你薅到了几十块钱的“红包羊毛”,殊不知这时,一套完整、鲜活的实名身份信息,已经被骗子明码标价,打包出售。

  而这些信息既可以被用于注册空壳公司,完成洗钱和诈骗,还能办理贷款,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背负巨债,甚至虚假报关,进行跨境犯罪活动。

  ↓↓最新被通报的上百个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APP↓↓

  治理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工信部通报39款APP及SDK

  赶紧卸载!69款App被通报→

  种种案例这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在现代骗局里,一套真实、干净的身份信息,是比单笔诈骗款更稳定、更值钱的“资源”。

  当你的实名账户被用于“洗钱”,当你的实名电话卡拨出了导致他人损失的诈骗电话时,所有的线索都将直接指向你本人。警方在调查时,首先找到的就是这些账户和号码的注册者。届时,你将如何证明自己只是一个“提供了信息的受害者”,而非犯罪团伙的一员?举证过程极其艰难,你可能因此被卷入漫长的司法程序,甚至面临法律的严惩。正如办案民警所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后遗症’就会逐渐暴露出来。”

  以下项目玩的都是这个套路

  【请务必防范】











  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列举,您可关注【老李说骗局】公众号,每日查看最新骗局项目清单。

  一个骗局平台在“正常运行”时,正是它最具欺骗性的阶段。它一方面用后来者的钱支付前者的“收益”,制造繁荣假象;另一方面,它也在疯狂地收集和沉淀所有参与者的身份数据。

  你以为捂住钱包就安全了,但骗子早已开辟了新战场。你看中的是那点红包或兼职薪水,骗子看中的是你的全部社会信用和清白之身。

  守住钱袋子和身份信息的“三不三要”原则

  “三不”原则:

  1、不轻信:不轻信任何超高收益投资,不轻信任何“官方保密项目”,不轻信任何陌生网友、导师的推荐。

  2、不下载:不点击不明链接,不下载未在手机官方应用商店上架的APP。

  3、不转账 & 不提交信息:绝不向任何个人账户、对公账户(非知名企业)转账进行投资;绝不在非必要情况下,向任何平台提交身份证、银行卡、人脸等核心敏感信息。

  “三要”原则:

  1、要核实:遇到所谓“国家项目”,第一时间通过该部委官方网站公布的电话或地址进行核实。

  2、要冷静:不被群内的狂热气氛裹挟,不被“沉没成本”绑架,及时与家人子女商量。

  3、要报警:一旦发现被骗或信息被滥用,立即保存证据,第一时间报案。

  结语

  如今的骗局,设计精密,环环相扣。它先利用人性的弱点套住您的资金,再利用您的信任榨干您的身份价值。唯有看穿这“财信双收”的完整套路,认清从“钱拿不回来”到“人成替罪羊”的全过程,才能真正保护自己和家人。不贪高利、不信谎言、不交身份,这才是最可靠的自我保护。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