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绿平债”骗局:传销陷阱下亲情与财产的双重浩劫

李旭反传销
2025-11-04
来源:李旭反传防骗团队

  “富民强国工程”“试点平债”“负债一键清零、躺赚百万财富”——这些极具煽动性的口号,精准击中了无数被债务压身者的焦虑,也迎合了部分人渴望快速致富的心理,让他们趋之若鹜。然而,这看似能“绝境翻盘”的机遇,实则是一场精心编织的传销骗局。多名受害者及家属的亲身遭遇,层层揭开了这场“平债神话”的虚伪面纱。

  一、“国家政策”迷局:父亲的执念与家庭的拉锯

  张女士的父亲近期彻底深陷“平债平台”的虚假宣传,一门心思要拉着家人前往秦皇岛,参与那个被他奉若神明的“国家试点项目”。此前,老人已独自奔赴秦皇岛停留一周,归来后便像被“洗脑”一般,整日游说张女士和妻子一同前往。



  传销组织洗脑图

  “现在全国负债的人太多了,再不解决就要出大问题!”老人言之凿凿,坚信这是国家为化解债务危机推出的特殊政策。他还煞有介事地解释,秦皇岛作为唯一试点,为了避免全国负债者蜂拥而至造成混乱,才故意释放负面消息,目的就是劝退“不坚定的人”。

  更让老人深信不疑的,是他口中“亲眼所见”的“铁证”:在秦皇岛期间,他目睹了众多负债者的“后台数据被清零”——无论是欠银行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老赖”,还是已被法院起诉、房产面临强制执行的负债人,参与项目一段时间后,相关案件记录竟“凭空消失”,仿佛早已结案。

  “只有靠这个项目把债平了,我和你妈下半辈子才能安稳,你们当子女的也不用替我们背债。”在老人看来,当下经济下行、生意难做,靠正常途径根本无力偿还债务,这“国家项目”就是唯一的救命稻草。任凭张女士苦口婆心反复劝阻,老人始终不为所动,一心沉浸在“债务清零”的虚幻愿景中,原本和睦的家庭也因此陷入无尽的拉锯与隔阂。

  二、从沉迷到觉醒:举报者的“卧底”自述与反骗决心

  与张女士父亲的执迷不悟不同,郑先生曾亲身踏入过这个所谓的“平债项目”,在逐步认清其传销本质后,他毅然抽身退出。为了阻止更多人重蹈覆辙,他主动向外界披露了该传销窝点的精准信息,希望能协助相关部门将其彻底捣毁。

  据郑先生透露,其中一个核心传销窝点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某小区,内部层级分明:寝室长名叫卓某香,被成员尊称为“香姐”,原管家田某(“田哥”)已调换至其他寝室。

  这个窝点的警惕性极高,堪称“严防死守”——一旦察觉到外界有丝毫动静,内部成员便会立刻噤声不语,敲门时始终无人应答,以此规避检查。成员外出时也格外谨慎,大多单独行动,最多两人同行,刻意避免引人注意。郑先生还精准透露了窝点的活动规律:每周一早上6:30至7:30是固定早会时间,此时人员最集中,寝室长“香姐”也一定会在场;而晚上十点后虽人员较多,但寝室长通常不在。

  “我手里还掌握着七八个类似窝点的信息,这次先提供一个试试水。”郑先生坦言,自己之所以主动爆料,就是想帮更多人免于受骗。他表示,若相关部门暂时无暇处理,也希望能获取打传办的联系方式,自己亲自举报,誓要将这些传销窝点一个个端掉。

  三、暴富幻梦与理性阻击:儿子力挽狂澜救父母

  闵先生的父母,是在父亲朋友的极力劝说下,踏上了前往秦皇岛的“淘金之旅”。然而,这场看似“靠谱”的出行,却让老两口陷入了传销的深渊。回家后,二人难掩兴奋,向闵先生描绘了一幅“43500元入局,两年出局赚1.5亿”的暴富蓝图。

  如此离谱的承诺,让闵先生瞬间警觉——他几乎可以断定,父母已经掉入了传销陷阱。尽管他耐下心来分析其中的逻辑漏洞,摆事实、讲道理,试图唤醒被洗脑的父母,但老两口根本听不进去,反而铁了心要将各类贷款套现,把所有资金投入这个“致富项目”。

  “大不了就做黑户,反正我们都五十五六了,也快退休了,无所谓。”父母的固执态度让闵先生既愤怒又无奈。他不敢与父母激烈争执,生怕激化矛盾,却又极度担心他们的养老钱、血汗钱会血本无归。绝望之下,闵先生在网上疯狂查找相关证据,试图用事实说服父母。



  传销组织歪曲解读建筑物

  幸运的是,在李旭反传防骗团队提供的专业资料支持下,闵先生终于成功戳破了骗局,让父母承认了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圈套。但新的担忧很快接踵而至:父母是通过父亲的朋友介绍参与的,据称那位朋友已经参与一年,还“拿回了不少钱”。闵先生忧心忡忡,生怕父母日后再与对方接触,会再次被洗脑——毕竟,父母向来更愿意相信“亲眼所见”的所谓“成功案例”。

  四、隐瞒与拯救:母亲的“秘密旅程”与女儿的焦虑求救

  孙女士的母亲,则是在全家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踏上了前往秦皇岛的旅程。在此之前,孙女士的母亲已遭遇过一次诈骗,背负了高达100多万元的债务,家庭经济本就捉襟见肘。出发前,她一直向女儿谎称要去重庆,直到临行前一刻,才告知孙女士真实目的地是秦皇岛,并反复叮嘱“千万不要告诉任何人”。

  她还神神秘秘地向女儿许诺,到了秦皇岛不仅能彻底解决自己的百万债务,还能帮儿子找到一份体面的好工作。孙女士心生疑虑,上网查询相关信息后,瞬间惊出一身冷汗——母亲极有可能陷入了秦皇岛“平债”传销窝点的圈套。

  目前,孙女士虽仍能与母亲保持联系,却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与无助:一方面担心母亲的人身安全,怕她在传销窝点受到控制;另一方面又满心疑惑,若能设法从母亲口中套出窝点地址,报警是否真能起到作用,能否顺利救出母亲。焦急之下,她只能四处求助,盼望能尽快将母亲从这场可怕的骗局中拉回来。

  五、骗局本质与司法警示:“平债”外衣下的传销真相

  这些来自不同家庭的遭遇,共同指向了同一个以“平债”“富民”为幌子的传销骗局。骗子们精准拿捏人们急于摆脱债务、渴望快速致富的心理,编造虚假的“国家政策”、虚构“债务清零”的成功案例,通过封闭式洗脑、营造“真实可信”的假象,一步步诱使参与者深陷其中。其后果不仅是个人财产的巨大损失,更会破坏家庭和谐,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秦皇岛警方多次打击“中绿平债”传销组织,众多经理级传销头目被抓,秦皇岛海港区检察院在办理中绿平债传销案时,就揭露了此类骗局的典型运作模式,为广大群众敲响了警钟:

  案件直击:无实体的“中国梦项目”

  犯罪嫌疑人徐某某参与组织、领导传销活动,以“中国梦项目”为噱头,将多名群众诱骗至秦皇岛。她谎称参与该项目能“一次性平掉信用卡、借呗、花呗等各类债务”,让被债务困扰的受害者误以为找到了“解脱捷径”。



  经侦查发现,该所谓“公司”既无实际办公地点,也无任何商品或产品,完全依靠“拉人头、发展下线”的模式运作。参与者需通过“报单”方式加入,最低投1单需2900元,最高可投15单,金额达43500元。检察官审查后认定,其运作模式完全符合传销“以发展人员数量作为计酬或返利依据”的核心特征,已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目前该案已移送法院起诉。

  骗局核心:披着“平债”外衣的庞氏骗局

  检察官指出,传销骗局的本质是“庞氏骗局”,前期参与者所谓的“收益”,实则来自后期参与者的投入,一旦资金链断裂,所有参与者都将血本无归。而“平债”类传销更是精准利用了部分群众的债务焦虑,用“一夜解债”“低投入高回报”的噱头放松受害者的警惕,最终让其陷入万劫不复的泥潭。

  郑重提醒:

  1.警惕反常噱头:对“平债”“低投入高回报”“国家秘密项目”“内部试点工程”等宣传保持高度警觉,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任何脱离实际的承诺背后,大概率都是骗局;

  2.坚守合法途径:合法的债务解决需依靠与债权人协商、通过法律诉讼等正规渠道,切勿轻信所谓“一键清零”的虚假宣传;

  3.及时举报求助:若发现相关违法犯罪线索,或家人不慎陷入此类传销陷阱,应及时向公安机关、市场监管部门或打传办举报,同时保持与家人的沟通,避免其遭受更大损失。

  [此文来源:李旭反传防骗团队,版权说明:以上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