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局全解析】全是干货!带您全面拆解多种类型骗局!警惕躲在“民族大业”背后的坑人陷阱!

李旭反传销
2025-09-15
来源:李旭反传防骗团队

  前言

  作为在反传防骗行业从业二十年的专业团队,一直致力于为大家揭开各类骗局的面纱。

  因此,为了相应9月15日-9月21日举行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自今日起,李旭反传防骗团队将推出一个全新的系列文章。

  我们将用最通俗的语言、最真实的案例,一步步带大家认清那些藏在“高回报”背后的陷阱。

  不管你是刚刚接触智能手机,还是已经熟练使用各种软件,这些内容都与你息息相关。

  此系列将成为大家的“防骗宝典”,每一篇都是干货满满,简单易懂,实用性强。

  今天“打头阵”的,是近年来尤其猖獗的一类骗局——它往往打着“国家扶贫”“民族大业”等旗号,冒充权威机构,引诱人扫码、签到、下载APP,甚至卷入洗钱陷阱。

  你可能听过,也可能身边有人正在参与。

  读完今天这一篇,你不仅能一眼识破这类骗局,还能帮助家人和朋友远离危险。

  强烈建议大家转发、收藏。多一个人看到,就少一个人被骗。

  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

  在李旭反传防骗团队接得到各类举报中,民族资产解冻类型的骗局可以说一直排在TOP1的位置。

  它是一种结合了传统诈骗与传销手段,并利用特定历史背景和社会心理的混合型骗局。

  通常具有涉案金额大、受害人数多、流传速度快、欺骗性极强的特点。

  随着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此类骗局也非静止不变,但其核心始终是利用人们的贪念和对权威的信任达到敛财目的。

  常见套路:“以小博大+冒充权威”

  !精心包装“项目背景”(骗局核心)

  为了让人们产生信任,骗子通常会编造一个极其宏大且看似合理的故事。

  早期的故事情节还处于“海外民国资产”“历史老人守宝”等虚无缥缈的故事,声称需要民间资金助其“解冻”。(这类骗局依旧存在,但已经不是主流)

  现在的包装更多利用伪造的权威背书。

  制作虚假的“红头文件”、“国务院密令”、“委托书”、印章和工作证,甚至伪造领导人照片和讲话,为其骗局披上“官方”外衣。

  !线上裂变,快速传播

  社交媒体成为主阵地,但为了规避监管,通常会制作单独的聊天软件进行集中化管理,每天开会发布信息,集中“轰炸”和“洗脑”。

  制作高仿的官方App,使用AI换脸伪造“领导讲话”视频,利用伪造的新闻网页和音频进行宣传。

  每天签到、参会给与小额红包,导致传播速度和隐蔽性远超以往。

  !小投资(不投资)获得大回报

  曾经此类骗局更多集中在“交钱解冻”。现在开始慢慢延伸。推出各种“短期高回报理财产品”,或者做任务刷单返利。

  靠着类传销模式拉人晋级个人身份,获得更大回报。

  !资金转移渠道多样

  利用不同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二维码转账,或者要求购买USDT等虚拟货币,钱款在转出的那一刻就已经被“洗干净”,流转十分隐蔽、专业,增加了追查难度。



  目标人群:中老年人居多

  特别是离退休人员,他们的成长经历很容易对国家权威产生无条件信任感,信息辨别能力相对较弱,怀有强烈的“爱国”和“慈善”情怀,极易被“民族大业”、“精准扶贫”等口号打动。

  但一些渴望改变经济状况,对“国家发钱”、“一夜暴富”缺乏抵抗力,且社交圈子相对封闭的年轻人,也很容易受群体氛围影响,成为主要目标人群。

  常见类型及代表项目:

  扫码签到、走通道:

  看似不需要交钱,但是每天开会、签到、扫码走通道,在骗子编制的“助力国货”“民族大业”的“美梦下,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时间无条件奉予骗子,免费为其“打工”,下载了一大堆APP,甚至自费购买各种高价产品。

  代表项目:

  1、中国红413

  由被公安部定性为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的“二五德生”项目更名而来。要求新人提供个人信息,每天通过扫码签到下载各种APP。打着支持国货名义,利用“趣某优选(匠某忠华)”平台忽悠参与者大量消费,以此敛财。



  2、终谷集团

  前身“仁礼集团”。打着这些根本不存在的集团名义,用高额住房补贴、养老金、人身保险等忽悠参与者提供个人信息,每天签到、学习、下载各种APP、看广告等等。



  3、鑫承善

  “善恒集团”被北京警方打击后更名而来。谎称可领取45万扶贫款,要求参与者扫码走通道。



  4、农行助业贷

  放款分等极,声称团长可获得300万元“福雨”。

  5、虚构的“红太阳”

  用“每人发放一间120平米住房”“分钱”“数字货币”等噱头吸引中老年人扫码走通道并组建团队。



  6、“双循环试点改革”扫描签到项目

  号称是每一位“追梦人”走向财富的列车。

  又是180万“福雨”,又是国有银行股权。

  但目的还是要参与者提供个人信息,每天签到学习,扫各种二维码浏览视频、下载APP。



  以“发放扶贫款”为诱饵

  伪造各种文件、工作证,谎称国家机关免费发放扶贫款,要求参与者填写详细个人信息并提交银行卡信息,并打着“包装流水”等名义将某笔资金通过转账、线下交易的方式转移。

  参与者不但将个人信息全部泄露,甚至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洗钱”。

  代表项目:

  1、虚构的“乡村振兴”APP



  2、虚构的“云财富”APP



  3、虚构的“乡村助农”APP



  传统资产解冻:

  最传统的民资资产解冻类骗局。谎称某资金需要解冻或者某比扶贫款正待领取,以此忽悠参与者缴纳小额费用(或通过USDT),通过线上或前往某地进行领取。

  代表项目:

  1、海外老人资金回国



  2、虚构的“海外梅花协会(0929铁军)”

  要求参与者缴纳10U成为会员,随后再继续缴纳128元报备费,共计130元,即可获得750万回报。



  3、“江老扶贫项目”

  还是以“扶贫”为由让参与者通过USDT缴纳激活费。



  资产追回类:

  “贼喊抓贼”的典型代表。目标人群主要是那些曾经参与过各类项目被骗的用户,打着资产追回、资产清算、万网归一等旗号,忽悠参与者缴纳费用,实施二次诈骗。

  代表项目:

  1、虚构的“资产追回”APP

  宣称注册并提供个人信息办理资金追回银行卡,即可获得追回个人资产260万元。



  2、虚构的“盛世中华、东数西算”APP

  宣称开启所谓的“全民资产清算与兑付”。又是兜售股权,又是签到送纪念章。沉寂已久后又开始了新的收割。



  3、虚构的“全网清偿”APP

  以“开通银行卡芯片”为由收取500元费用,声称可领取“债务补偿金”,甚至申请“政府职务”。



  推出虚假投资理财、国债、基金等

  这时此类骗局中,最最最常见的模式。

  套用正规国企、国家机关信息,伪造文件,紧贴时政热点,利用虚假理财、基金、国债等,要求参与者投资,宣称可以获得高额返利,达到敛财目的。

  代表项目:

  1、套牌的“国能”APP

  冒充“国家能源集团”,推广“黑山露天煤矿”“黄玉川煤矿”“红少泉一号煤矿”等虚假网络投资项目。

  正牌“国家能源集团”、缙云公安等多地官方都曾发布声明,明确表示该APP系不法分子冒充。

  相关阅读《经侦大队再发《关于“国能APP”网络投资的风险提示》!》



  2、套牌的“慈善联盟”APP

  冒充“中国慈善联合会”名义推出虚假理财项目。央视已曝光此骗局,但参与者被高额诱惑,依旧痴迷参与。

  相关阅读《存50多万,几个月返利竟超170万?这个 “红头文件”上的“慈善项目”,假的!》



  3、虚构的“中华民族扶贫”APP



  4、虚构的“中国稳定币”APP

  打着国家名义发行虚假“稳定币”,推出四类矿机,要求参与者交钱购买。



  5、虚构的“数字人民币推广”

  以招募“国家数字人民币推广员”吸引大众,依靠传销模式进行扩张,系诈骗!

  相关阅读《辟谣!“成立数字人民币银行、招募数字人民币推广员”系谣言》



  6、虚构的“中国6G”APP

  7、智天系列诈骗

  “智交所”APP、“智天集团”APP、“智天资本”APP、“环球智投”APP、“智天专项”APP、“智天税务”APP、“智天CIC”等等……

  相关阅读《AI制作“假邓智天”忽悠数十万中老年,这些“智天”诈骗项目你知道几个?》

  8、云数贸系列诈骗

  “云济会”APP、“人民联盟”APP、健行银行“APP”、“人民至上”APP、“中国安全网”、“云海国际云数贸”APP、“五行钱包”APP、“云数科技”APP、“云数贸系列卡”、“马尔代夫”APP等等……

  9、虚构的“绿途”APP

  10、虚构的“华信达”APP

  冒充“信达资产”公司推出“无人认领资产包”“华信达专属卡”“薪火相传基金”“惠民国债贷款”等高额理财项目。



  11、虚构的“两重红利/两重微力量”

  12、虚构的“投资中国”APP

  13、虚构的“夕阳红满天”APP

  14、虚构的“中国三农”APP



  15、套牌的“CCSAC国际工程”APP

  又叫“超级工程”“金砖国际”。不断被官方预警就不断更换“马甲”,骗了一波又一波。



  16、虚构的“助力中医”APP

  “狡兔三窟”型选手。年年换“皮”年年得手,短暂上线收割一波立马销声匿迹,主打“短平快”。赌的就是人们“好了伤疤忘了疼”的特点。



  (注意:上述列出的项目仅为帮助网友识别骗局挑选的典型项目,由于篇幅优先,未列举项目还有很多,不在上述项目中并不代表合法合规,需根据模式具体分析。)

  今日高发项目名单:学以致用,速来拆解

  前面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已经对此类项目有了一定辨识能力。

  下面这些是这段时间,李旭反传防骗团队收到的举报中最为高发的项目,大家可以利用学到的知识跟小编一起来扒一扒,你能一眼看出其中的“猫腻”了么?

  1、假冒的“建设局”APP

  冒充“建设局”推出的冒牌APP。要求参与者实名注册申请所谓的“海南银行至尊卡”和“中行资助卡”。

  又是给补助金又是给房屋产权的,好像下载这个软件就得到了什么发家致富的“金钥匙”。

  在APP“财政报销”板块,还打着“国家”名义声称为用户报销以往参与项目产生的费用,需要填写的个人信息更是事无巨细。

  甚至还以发放高额邀新奖励忽悠参与者绑定微信账号。这一操作,无疑是将微信的使用功能“大大方方”移交给骗子,危害可想而知。

  骗子看中的不仅仅是参与者这块“肉”,还有微信联系人中所有的用户,胃口真是太大了!



  2、虚构的“华夏社区”APP

  打着“国家扶贫”项目的旗号,不管是实名注册还是签到问答,都可以获得“小康助推金”。

  IP地址显示在境外,且链接每天都在变化。



  3、虚构的“中数汇财”APP

  打着“为追梦人”发钱的名义,要求参与者登记此前参与各类项目的资料,号称可领取306万亿“扶贫款”。



  4、虚构的“共信中华”APP

  伪造工作证冒充公职人员,谎称填写备案登记信息为用户解决曾经参与项目面临的信用、负债问题,套取用户资料,以此诱导用户参与“洗钱”。



  5、虚构的“智汇帮扶”APP

  和“共信中华”类似,同样是伪造工作证,打着扶贫旗号宣称为用户办理申请流程。套取个人信息的同时,忽悠参与者“包装流水”帮助骗子“洗钱”。



  6、“中国人际网”APP

  “国网”早年被定性为传销的骗局,最近又开始推出所谓的“国网编码”“1万股权”“100万国网分红”“富三代国网GK卡”等项目敛财。

  相关阅读《交3900元得张万能“GK卡”?“中国人际网国网”传销组织卷土重来》



  骗局实在太多,篇幅有限,小编实在无法一一列举。其中套路更是多变,小编也只能针对最常见的套路进行初步分类。

  希望广大网友能够根据今天的拆解,在未来遇到相似项目时,能够拥有自行判断的基本能力。

  看完之后,记得转发身边人。

  毕竟,与其指名道姓告诉对方这是骗局,不如用专业知识为其建立正确的防骗意识。

  明天,我们还将为您继续详细拆解常见“虚假理财项目”中的种种套路,记得关注我们呦~!

  特此声明

  本文所述项目,均指向境外诈骗性平台及国内虚假注册的空壳公司,且均基于已观察到的风险特征进行警示。其名称很可能与国内合法注册、持有正规商标的企业巧合同名,但二者绝无关联。此内容不构成对任何正规企业商誉的侵害,旨在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具体项目定性以相关监管部门最终调查结果为准。请相关公关机构在承接此类业务时务必审慎评估风险,避免卷入潜在法律纠纷。

  【特别提示:欢迎多多转发关注!如您或身边的人不慎参与其中,可联系我们寻求帮助。也欢迎大家积极提供资料,让我们共同努力,避免更多人上当受骗。】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