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河北“众融股权”传销骗局深度解析“平负债”逻辑漏洞”

李旭反传销
2025-09-08
来源:李旭反传防骗团队

  编者按

  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剧,实体经营困难,不少人陷入负债困境。一些骗局精准抓住负债人的焦虑心理,以“平债”为噱头实施诈骗。其中,秦皇岛中绿传销组织便谎称拥有“平负债”特殊政策与绿色通道,诱骗全国多地负债人及创业追梦者争相入局。

  李旭反传防骗团队长期跟踪调查此类骗局,对其套路了如指掌。近期,团队接到网友反馈,“众融股权”与上述传销组织手法如出一辙,同样以“平负债”为诱饵大肆行骗,已导致众多受害者上当受骗。

  一、孟女士的“平负债”被骗全过程

  孟女士因受朋友“已成功平掉负债”的诱惑,于7月28日前往秦皇岛参与“中国商务商会众融股权投资系统”的“平负债”项目,该项目宣称只需3800元/单(三单起投,共11400元),即可帮人结清信用卡、房贷、车贷等各类债务,其经历可分为四个阶段:

  1.初识骗局:被“数据变化”吸引

  项目方介绍,投入资金后按“业务员-科长-经理”层级晋升,发展新人可拿提成(3800元/单扣300元系统费后,推荐人得10%即350元),晋升经理(需名下两人达86单、团队共516单)后一单能挣92%提成+8%分红。



  孟女士在“学习”中看到项目方展示的华夏银行信用卡“登不上”“作废”数据,以及群里“齐齐哈尔韩姐30万房贷数据清零”的喜报,初步相信项目真实性。

  2.深入参与:带3人二次赴秦

  因轻信“多待几天数据平得快”,孟女士第二次带3人前往秦皇岛。

  其中1人提前交钱,项目方称其6张卡中4张“数据已变”;另外两人未交钱,但项目方展示其征信也“有变化”。

  此时孟女士发现,提前交钱者的4张卡短时间内全变成“呆账”——这与她认知中“长期不还钱才会变呆账”不符,项目方以“数据前置”搪塞,她开始产生怀疑。

  3.发现破绽:征信时间线矛盾

  孟女士阻止未交钱的两人付款,带团队返回后查询征信:自己5张卡中2张呆账、2张销户,最晚变更时间为5月30日,而她7月28日才赴秦皇岛,时间线明显矛盾;同行交钱者的“呆账”实为多年未还款的旧账,并非项目“平掉”;另一位朋友还因20多万平安普惠贷款被起诉——这与项目方“平负债后无追责”的承诺相悖。

  她联系项目方,对方仅以“学习不到位”“国家政策需等待”回应,还要求“别给银行打电话,避免被重新关注”。



  4.彻底醒悟:决心维权

  孟女士及另外2名交钱者发现,所谓“数据变化”仅是征信正常状态显示,银行催收电话反而更频繁,项目方教的“拖延话术”毫无作用。

  三人合计后,确认陷入骗局,计划再次前往秦皇岛寻找位于海港区北环路街道拾诚浴池附近的传销窝点,若无法追回3800元/人的投入,将直接报警。

  二、“平负债”逻辑的五大核心漏洞

  孟女士提供了一段平负债讲课录音,会议提出一系列要求,包括不能抽烟、不能来回走动、全程禁止录音录像(包括手机铃声及来回走动)、不得相互添加微信交头接耳,进入和离开会场尽量两两离开,不要扎堆和结伴,全场轻轻拍手,不要有夸张动作,配合主持人等。

  会议主要内容包括开场氛围营造、自我介绍、债务问题剖析、国家政策逻辑解析、实操建议及结语。

  该项目以“国家政策”为幌子,实则在法律、数据、因果等层面全是破绽,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1.政策依据漏洞:无法律支撑的“合法逃债”

  违背《民法典》核心原则:中国法律明确“债务必须偿还”,仅破产清算等法定情形可豁免债务,项目方宣称“国家让老百姓不还钱挤走外资”,无任何政策文件支持。

  信用修复的误导性承诺:宣称“进圈(秦皇岛政策地)可修复征信”,但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征信记录需5年更新,且仅限已履行还款义务的账户。所谓“不还债修复征信”违反现行法规。

  篡改外资银行数据:讲师称外资银行业占比50%,但据银保监会2023年数据,外资银行在华总资产占比不足1.5%。此数据严重夸大,意图制造“国家需民众负债对抗外资”的恐慌,实为伪命题。

  2.因果逻辑漏洞:

  混淆“限制催收”与“允许逃债”

  曲解催收新规:2024年互联网金融协会新规仅限制“夜间催收、暴力催收”,并非“国家认可不还钱”,项目方将“规范催收”等同于“债务清零”,逻辑完全颠倒。

  编造“数据前置”概念:征信报告中的“呆账”“销户”需满足法定条件(如逾期超3年、债务结清),项目方无法干预银行数据,仅利用参与者对征信规则的不了解,将旧账状态伪装成“项目成果”。

  疫情负债与国家战略的强行关联

  将企业因疫情经营困难归咎于“国家主动制造负债”,忽视疫情作为不可抗力的客观事实。企业债务危机本质是市场风险,与国家政策无直接因果关系。讲师的“国家战略论”违背基本经济常识。

  鼓励“主动逾期、骗贷套现”(办贷不还、信用卡薅羊毛),逻辑是“债多不愁、会哭有奶吃”,但实际逾期即违约,银行打包催收第三方(虽限但仍追偿),可能酿成更大危机(如民间借贷纠纷)。

  3.案例真实性漏洞:伪造“成功案例”

  虚构平债故事:群里传播的“30万房贷清零”“69万回款”等案例,均无公开报道或官方凭证,实为歪曲解读或编造;所谓“台湾大师背书”“万将军/赵书记讲话”,经核实均为无业人员冒充。

  隐瞒真实风险:项目方避谈“征信黑户影响贷款、就业”“被起诉后资产冻结”等后果,仅强调“短期数据变化”,诱导参与者忽视长期风险。

  政策地操作缺乏透明度:所谓“政策地”(如秦皇岛)的平债机制、资金来源、法律依据均未说明。若涉及地方政府或央企合作,需提供合作协议或政策文件,否则涉嫌非法金融活动或传销模式。

  4.操作模式漏洞:传销式拉人头

  层级提成制暴露本质:从“业务员(推荐奖10%)”到“经理(提成92%+分红8%)”,完全符合传销“拉人头、层级计酬”的特征,与“股权投资”无任何关联。



  资金流向不明:传销组织资金炒作收现金发现金,3800元/单的“系统费”“投资款”未进入正规金融账户,而是由上层人员瓜分,所谓“众融平台”服务器在境外、无工信部备案,属于非法网站。

  5.价值观误导与政策曲解:宣扬“逃债光荣”和阴谋论

  扭曲契约精神:将“不还钱”包装成“爱国行为”“民族经济卫士”,但实际不还加重银行负担,转嫁社会成本(如存款人损失)。忽视债务本质是民事契约,逃避还款会破坏社会信用体系,最终导致参与者被列入失信名单,导致信用破产、资产冻结、法律追责等严重后果,影响生活方方面面。

  搅水计划、疫情创造负债等:将宏观调控(如入世承诺、供给侧改革)扭曲为“国家发行项目收钱教育民众”,忽略互联网金融多为非法P2P,警方打击而非背书。历史部分(如犹太资本主导鸦片战争)系无据阴谋论,忽略中国债务根源多为内生经济周期。

  三、众融股权骗局的“前世今生”:从“中绿传销”到“换皮诈骗”

  当前的“中国商务商会众融股权投资系统”,并非全新骗局,而是北派传销“中绿”的升级版,其演变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传销组织虚假话术)

  1.起源:北派低端传销“中绿”(2000年代-2010年)

  发源于东北,由“武汉新田”裂变而来,典型特征是“吃大锅饭、睡地铺”,以“五级三阶制”拉人头,投资2900元/单,鼓吹“出局赚180万”,主要吸引低收入人群,模式粗放但传播力强,后流窜至河北、天津等地。

  2.转型:模仿南派传销“资本运作”(2010年-2016年)

  随着广西南派传销“中国商务商会”向北方扩张,秦皇岛“中绿”放弃低端模式,换上“国家项目”“中国梦主平台”的马甲,曲解“京津冀一体化”政策,谎称“秦皇岛是国家释放最后红利的地方”,投资金额涨至43500元/15单,宣称“出局赚1.5亿”,吸引了退休干部、传销难民等中高端人群,团队规模快速扩大。

  3.分裂:多团队割据(2016年-2018年)

  2016年7月,“中绿”因高层分赃不均内讧,分裂出“绿衫团队”“众锁公司团队”“火箭团队”等多个独立团队,均以“中国梦分享经济平台”为幌子,同时从线下转向线上,结合网络传销模式发展下线。其中,原“精神领袖”万家华(吉林农民,自称“万将军”)脱离团队,于2017年7月推出“中国商务商会众融股权投资系统”,将单份投资改为3800元,谎称“进入全民持股时代”,手法更隐蔽。

  4.打压与变种(2018年至今)

  2018年6月,央视曝光秦皇岛传销后,当地加大打击力度,部分团伙流窜至辽宁东戴河、河北任丘等地;万家华的“众融系统”多次更换名称(如改为“股权私募系统”)、变换域名,服务器迁至境外逃避监管。2024年1月,内蒙古科右中旗法院审理的“中国商务商会股权私募系统”传销案,7名被告人因组织领导传销活动被公诉,再次证明其违法本质。



  四、防骗警示

  1.任何宣称“国家允许不还钱”“花钱平负债”的项目,均为骗局,债务化解需通过正规途径(如与银行协商分期、个人破产试点)。

  2.遇到“层级提成”“拉人头返现”“国家秘密项目”等表述,直接判定为传销或诈骗,切勿轻信“成功案例”“大师背书”。

  3.征信报告由央行统一管理,任何机构或个人无法随意修改,若发现“数据异常”,可通过央行征信中心官网或线下网点核实,避免被伪造数据欺骗。

  附传销讲课录音要点(传销诈骗团伙编造的谎言和歪理邪说,切勿相信):

  1.开场规则与氛围营造:

  强调会议纪律:禁止抽烟、走动、录音录像、手机铃声、交头接耳、添加微信;手机响一次罚200元,用于全场买奶茶和水果。

  建议两两离开会场,避免扎堆扰民;推广“轻轻拍手”作为专属掌声文化,未来设计众融专属标识和行为模式。

  营造“价值中心”理念:优秀者自然吸引优秀,避免阻挡他人成长。

  2.主持人介绍与演讲者自我介绍:

  主持人张海龙(湖北武汉)重申纪律,邀请袁长青分享债务话题。

  袁长青(广东汕头)背景:1999年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毕业,参与青藏铁路等工程,后转行分享行业,涉足区块链、拆分盘、盘古社区(老大被抓),最终加入“政策地”和众融系统,自称找到人生方向,目标让听众不打瞌睡。

  3.债务问题剖析:

  债务成社会问题:2023年居民总负债350万亿;自杀23万人(80%与债务相关),2024上半年23万,全年预计40万(5年200万,相当于全国军队人数)。

  负债者多为精英(有梦想、创业者),轻生造成社会损失;分享债务知识是“功德无量”,打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观念,鼓励“欠债不还光荣”,视之为民族经济卫士。

  通过佛法“三不施”(财不施、法不施、无畏不施)类比,提升认知、勇气,改善生活。

  4.国家政策底层逻辑(六条):

  第一条:银行本质做生意,预留坏账(10-20%);国家核销不良贷款(2022年2.3万亿、2023年3.4万亿、2024年3-5万亿),针对特定区域如秦皇岛(习总书记“化学经济带”),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涌入,促进发展。

  第二条:2015年获物联网话语权,2001年入世承诺不抵制外货;互联网金融项目蜂拥(如云联会、大唐天下),国家发行“搅水计划”防止资金外流(参考苏联解体案例),教育民众不参与外资项目。

  第三条:入世开放六大行业,外资银行业占比50%(每年GDP一半利息流外资);十九大允许银行破产,鼓励办信用卡、网贷,放水引诱投资搅水,掏外资“墙角”,全民负债是为国背黑锅。

  第四条:疫情“生化战”关停重污染企业(特斯拉例外),创造负债;经济衰落唱衰外资,欠债不还更合理。

  第五条:政策不直说“欠债不还”,而引导(如2024年5月1日互联网金融协会催收新规:禁晚10点后电话、禁联系家属、上门需同意);革命时期征兵类比,民众自发选择符合国家方向。

  第六条:欠债一半国家钱(肉烂锅里),一半外资钱(历史犹太资本侵略遗留);平负债提升认知,突破心魔。

  5.实操建议:

  信用类贷款(信用卡、微粒贷、花呗等):100%平负债,优先序列:有功人员(军人、英雄等)、搅水参与者、重点地区(偏远/发达城市)、入圈(秦皇岛政策地)、加入众融成经理(恢复征信、撤案)。

  抵押按揭类:无承诺,但案例显示起诉被驳回,保全资产(房车照旧)。

  民间借贷:鼓励有钱时还,但起诉难,资产保全。

  拿钱不还:政策地办信用贷(50万起),不还无执行;保持好信用(用卡不超过75%、少查询、企业主优先);主动逾期“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动作快,债多不愁;催收正常,欢迎上门(国家护债务人)。

  个性化:压力小者以贷养债,压力大者薅羊毛;信用卡钱最后动,先办贷。

  风险:逾期上征信,催收打包第三方(暴利,但国家限)。

  6.结语与财富展望:

  平负债非终点,是引流工具;真财富在众融平台长期现金流(互联网金融国家陪玩,传统无效)。

  人生如仓鼠转轮,入圈踩风口(如深圳特区);后续几天呈现“财富盛宴”。

  整体演讲以爱国、国家政策为包装,鼓励入圈加入众融,推广“负债越多越光荣”理念。

  [此文来源:李旭反传防骗团队,版权说明:以上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