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女士,一位怀揣着改善生活朴素愿望的平凡中年女性,未曾想,一次熟人的谎言邀约,竟将她卷入了一场精心编织的传销骗局。
今年3月,一位熟人以“帮忙煮饭”为名,向她推荐了一个河北唐山的“工作”。初到唐山时,一切看似风平浪静。熟人告诉陈女士,这是一个能让她在闲暇之余轻松赚外快的绝佳机会。怀揣着这份期待,陈女士来到了目的地,却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已卷入了名为“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此前名为“中绿”)的传销组织。这个组织打着国家暗地投放的“一带一路分享经济项目”的旗号,实则干着拉人头、发展下线牟取暴利的勾当,是典型的北派传销。
陈女士被安排住在唐山市一个租用的小区居民房里。这里的环境十分简陋,每个“家”大约住着十来个人,大家挤在一起,睡在大通铺上,吃住都在一起,还轮流在不同“家”之间串门居住。男寝室白天被当作“学习”的场所,女寝室则成了领导办公的地方。每个寝室都有领导负责管理业务人员的日常琐事,包括吃喝拉撒等各个方面。
而这个组织的保密措施做得滴水不漏,进门方式极为隐秘:必须按下藏在门垫下面、墙角或者门上对联里的门铃,里面的人安排好后才会开门;如果只是简单地敲门,里面的人绝不会轻易开门,以防外人闯入。陈女士每天的生活费仅仅只有十多块钱,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过得极为节俭。
刚到唐山时,陈女士和其他新人一样,对这个项目充满了怀疑。然而,组织成员用所谓的“善意谎言”来解释他们的邀约方式,声称这是为了保护新人免受负面影响。每天,他们都会组织“学习”活动,大肆讲述各种“成功故事”来对新成员进行洗脑。
其中,四川宜宾人李某的故事被反复提及。李某年轻时曾拥有百万资产,却因触犯国法入狱,出狱后资产被吸毒的女朋友挥霍一空,后来又因赌博输光了家产。他先是被朋友邀约去浙江义乌承包鞋底板厂,好不容易积累了一些财富,却又因沾染赌博恶习输得精光。就在他心灰意冷时,被小舅子叶刚邀约到这个“行业”。
▲传销组织内部洗脑资料
一开始,李某十分抗拒,进入课堂后甚至冲了出来,但后来在妻子叶某敏的影响下,他返回并开始深入了解这个行业。令人惊讶的是,他短短几个月就“升职”到经理级别,并“出局”赚了大钱。叶刚虽是个口吃患者,却也通过这个项目“爆发”成功。还有宋某国一家,宋某国是个“三进宫”的老混混,与妻子李某萍一起加入,之后又拉来子女和亲戚,整个家族都被描述成在这个行业中改变了命运。
此外,罗某、邓某、徐某、钟某等人的故事也被当作典型案例,他们都是从底层打工者或失败者摇身一变成为“成功人士”的励志案例。这些故事都在强调“一个人的介入带动一个家庭的爆发,一个家庭带动一个地区的爆发”,并不断鼓吹这个项目具有无限的潜力。
组织宣称他们实行的是“五级三阶制”,从低到高分为业务员、组长、主任、科长、经理五个级别。新人入门需交3900元一单,一个身份证号最多可做15单,一旦出局就能赚取220万元。而且,主任每月有千元打底的工资,科长能拿到万元,经理更是高达23.8万元。他们还声称公司会有人帮忙发展下线,成员不用自己去骗人。陈女士在前两天经过洗脑后,勉强交了一单。
▲传销组织内部洗脑资料
一个多月后,面对组织持续不断的攻心战术,她最终还是没能坚守住,又追加了六单,总共投入了数万元。从转账记录可以看出,钱是分三个人收取的,原因是“一个账号收不完”。但陈女士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原则,不愿去骗人邀约下线,她只是想看看组织承诺的“帮忙”究竟会如何实现。
组织还不断灌输各种伪国家理论来稳固成员的信心。他们声称这是国家领导人暗地投放的项目,目的是为了抵制外货、振兴经济。对于社会上出现的负面报道,如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他们宣称这都是国家为了“宏观调控”而故意采取的限制发展的手段。他们举例说,媒体只报道负面消息是为了吓退那些胆小的人;还讲述了杜某的故事,杜某因得罪派出所长被负面报道,但最终却“升经理”。
▲传销组织内部洗脑资料
他们宣称这个项目即将进入“立法”阶段,届时会出现直销大楼,国家会用“允许存在、限制发展、加强管理、谨慎试点”的十六字方针来管理。在东北三省试点成功后,这个项目将向全国推广。他们还大胆预测21世纪会出现三大网:互联网、商业网和人际网,而这个项目就是人际网的代表,不会饱和,因为人口众多,而且还能解决运输问题。他们甚至引用了比尔·盖茨的名言:“有100人以上网络,就能拥有无穷财富。”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女士逐渐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劲。她听说还有一片更庞大的网络在别处运作。庆祝“升科长”时,两片网的人会在酒店聚集,每人收取5元会场费,她参加过两次,后来才发现那其实是带新人洗脑的场合。组织一直强调要注重环境保护、不扰民,还教导成员遇到警察时要“装傻充愣”,除了身份证要如实相告,其他问题可以随便编造谎言。早期,陈女士拍了一些照片和录音,但后来组织察觉到有风吹草动,便强制要求大家删除所有相关资料,包括手机里的学习视频和录音。
昨天,陈女士终于鼓起勇气向领导提出退钱退出的要求,却遭到了无情的拒绝。领导声称交钱时签了合同,不可能退钱;还强调公司是正规的,给国家上税;甚至说报警也没用,因为没有控制她的人身自由,警察不会管。合同被统一保管,理由是怕成员弄丢,而且组织没有公司地址,每月发工资都集中在一个点。
昨晚,他们甚至要求所有业务员删除手机里的内容。今天,陈女士本打算以家里有事为由坐火车离开,领导要求她拿出身份证写请假条并签名后,才安排人送她到火车站。但最终,她还是没能成功离开,无奈之下退了票,开宾馆住下,等待孩子过来商量对策。
孩子抵达唐山后,听完陈女士的讲述,凭借着理智和判断力,认为这是典型的传销“分钱游戏”。他建议陈女士不要直接找组织要钱,因为这个传销组织运作多年,与当地可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报警反而可能会惊动他们,导致他们换地方继续行骗。最好的办法是把情况报告给专业的反传人士,让他们进行调查,端掉这个传销窝点,从而解救其他受害者。
陈女士觉得孩子的建议很有道理,便没有再去找传销组织。她不禁提到,组织里不乏大学生、当过兵的和退休公务员,难道真的有这么一个国家项目吗?此外,她在抖音上认识的“苏前辈”是网络领导人之一,拉来一个云南曲靖女人交了10单共39000元,如今这个女人已知被骗回家。
通过李旭反传防骗团队的反传视频,陈女士终于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传销骗局。她偷偷向老师求助,询问收集证据拍照是否有用,并提供了转账记录。回顾整个过程,陈女士从最初的疑虑,到被洗脑后投入资金,再到尝试逃脱,最终认清了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在这个组织里,每个人都是被忽悠来的,却在成功神话和国家幌子的迷惑下,逐渐失去了理智。
陈女士的经历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传销往往披着合法的外衣,利用亲友之间的信任和各种心理战术,不仅危害个人财产安全,还会破坏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幸好陈女士及时醒悟,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她的经历提醒着每一个人,面对看似诱人的机会,一定要保持警惕,仔细甄别,切勿让自己陷入传销的陷阱。
[此文来源:李旭反传防骗团队,版权说明:以上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