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武汉黄陂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一个披着“连锁经营”“资本运作”外衣的非法传销组织长期肆虐,众多受害者深陷其中,经历洗脑与裹挟,部分人虽侥幸逃脱,却也揭开了这一骗局的冰山一角。
以下,将以第三人称视角,通过两位亲历者的遭遇,还原这场传销骗局的全貌。
李先生:误入“电商”陷阱,五日洗脑后仓皇逃离
李先生原本在杭州工作,因工作压力巨大,听闻曾经是老师的朋友在武汉从事电商且收入颇丰,便决定前往武汉,一来探寻工作机会,二来给自己放个假。
2025年7月,李先生拖着行李抵达武汉黄陂区。起初的两天,朋友带着他游览了武汉的诸多知名景点,让他放松了警惕。看到朋友生活似乎颇为惬意,李先生主动提出想了解电商工作或学习相关内容。然而,朋友却表示已不再从事电商,转而“做生意”,并热情邀请李先生一同了解。
自此,骗局正式拉开帷幕。第一天,朋友带着李先生来到一处小区房,首先见到了一位“姐姐”。这位“姐姐”口若悬河,大谈“国家政策”,可内容却晦涩难懂,让人摸不着头脑。紧接着,又有一人登场,向李先生详细介绍“五级三进制”模式——参与者需投入资金购买“份额”,每份对应一定金额,即便腰缠万贯,最多也只能购买39份。份额仅可转让,不可赠送,还能“终身继承”。该模式要求参与者找到3个“合伙人”,每个合伙人再各自找3个合伙人,且所有人购买的份额都会算到上级名下。累计达到500份,便可“上第二平台”,届时将获得巨额回报,此模式与曾经臭名昭著的“1040阳光工程”高度相似。
面对李先生“这像传销”的质疑,对方却振振有词地辩解道:“是因为你没了解完才觉得是传销。”朋友也在一旁反复念叨:“往后了解就知道了。”始终不肯正面回应。
接下来的四天,李先生陷入了密集的洗脑流程。每天上午、下午各去一户人家,每天要接触4- 5人,这些人如同复读机一般,轮番向他灌输传销理论。
传销人员还编造了多种“佐证”来混淆视听。他们称网上的负面舆论是“宏观调控”,目的是“防止所有人都来做这个行业,扰乱社会经济”;要求参与者将资金打入“国有六大银行的个人账户”,声称该账户自1998年起存在27年都未被查封,这便是“国家暗地支持”的铁证;展示“集团电话卡”,以“打电话免费”为由,宣称“个人、团队或公司都承担不起话费,只有国家能承担”;甚至曲解“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多居民楼、少工厂”的现状,声称这是“国家为支持该项目,践行‘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政策”的体现。此外,他们还编造出“国家培养3人合伙,是为打破贫富差距,打造20%企业家、60%百万存款中产人群、20%普通人”的虚假目标。
到了第五天,传销人员见李先生“了解得八九不离十”,便询问他是否考虑加入,还要求他次日申请账户并将钱打入指定个人账户。李先生意识到,若不及时逃离,必将彻底失去自由。于是,在第五天凌晨,他悄悄收拾好全部行李,成功逃离了这个传销窝点。
逃离后,李先生发现该传销组织成员背景复杂,涵盖了教师、退役军人、毕业大学生、创业老板等各行各业的人。他了解到,许多人因已投入资金,为了收回成本,只能继续拉人头,陷入了恶性循环。传销人员展示的“第二平台成功人士图片”,在他看来明显是伪造的。他曾试图劝说朋友醒悟,却被朋友指责“自以为是”,显然,朋友已完全被洗脑。
李先生还透露,该传销组织的核心窝点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巨龙大道F·阳光城,成员分散在多个居民楼内。由于初来乍到,他未能掌握所有小区名称。该组织要求参与者以129800元购买39份份额,通过拉人头累计份额,声称达到500份上第二平台后可获得1400万元回报。
逃离后,李先生已联系当地派出所、消费者热线及李旭反传防骗团队,希望能推动对该传销组织的打击,让更多人提高警惕,也盼着朋友能早日醒悟,脱离这个泥潭。
林女士:男友深陷泥潭,假意配合后携证据脱身
林女士的男友长期在武汉黄陂区活动,工作神秘兮兮,从不透露细节。2025年8月,男友以“看生意”为由,将林女士从深圳骗至武汉黄陂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她由此不幸卷入了这场传销骗局。
起初,男友带着林女士前往多户人家,传销人员分阶段对她进行洗脑。先介绍“资本运作”“连锁经营”“虚拟经济”的流程,包括“五级三阶制”“梯形模型”“退出机制”;再找各种“依据”证明“项目由国家支持、具备合法性”;之后还组织乘坐大巴车,前往市民之家、两型社会展示区、东湖雕塑群,曲解建筑与雕塑的寓意,声称这是“国家支持项目的暗示”;最后,甚至计划带她见“第二平台的老总”,只因林女士闹情绪才作罢。
为避免引起怀疑,林女士假意表现出兴趣。在男友的不断劝说下,她以“先投一份”为由,交了3800元,为自己争取脱身时间,随后找借口返回了深圳。
据林女士回忆,该传销组织的模式与李旭反传防骗团队曝光的文字和视频所述高度重合,且有更细致的“规则”。份额分3800元1份和3300元1份(后续份额),武汉地区最多可投41份,总费用135800元,声称“次月可退4万多”,两到三年能拿到1720万元回报,同样要求每人拉3个“合伙人”。晋升分为三个平台,第一平台从初级业务员到经理,靠走家串户“交流学习”积累份额;第二平台“拿六位数工资”,靠“投资消费带动经济”;第三平台“出局后可从商从政,进入国家垄断行业,获5000万- 7000万无息贷款”,还编造“总目标是培养现代化商人”的谎言。
此外,该组织有严格的“运作规则”。采用封闭运行,使用联通内部电话卡(号码多为1862776后四位随机组合),内部通话免费;要求异地操作,声称“本地人不能参与”,还谎称“该模式在广西试点成功”;成员需提供身份证,无犯罪记录,资金通过国有四大行转账。
为证明“合法性”,传销人员手段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先是偷换概念,称“项目1998年从新加坡引进,不是起源于美国的传销”;再拿出《刑法》《中国商会商务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等法律文件断章取义;展示2008年广西北海打击传销的焦点访谈视频,找出其中的“漏洞”,曲解“举报难”等细节,称是“国家明打暗保”的“宏观调控”;甚至解读美元、人民币图案,编造“五级三晋制、虚拟经济在货币上有体现”的谣言;还以“拖家带口参与、有人上第二平台后买车买房、不限制自由”为由,掩盖传销本质。
林女士在洗脑过程中,偷偷记录了关键证据,包括标注听课地址的录音、宣讲手册照片、传销人员的讲课笔记、所用书籍(如《没有硝烟的战争》),以及部分成员的住址,涵盖黄陂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的天汇中央集市、中城时代9栋2单元401、理想城北区11栋2904、朝上城俊园5栋1单元10楼、山海观一期6栋3401等。她还摸清了传销组织的“工作时间”:每天9:00- 10:00、10:40 - 11:40,下午3:00 - 4:00、4:40 - 5:40,洗脑方式均为“走家串户”。
遗憾的是,林女士的男友已被深度洗脑,坚信自己做的“不是传销”,其父亲、姐姐也已参与其中。即便林女士发送反传销文章、视频,男友仍认为“反传销组织是邪门歪道”,还称“快积累够600份上总平台了,想看看上总后有没有工资”,甚至表示“即便失败,大不了浪费几年时间”。
林女士表示,自己已保持高度警惕,绝不会再投入资金,目前只能在旁观察,同时希望将掌握的证据和地址提供给相关部门,助力打击该传销组织。
传销组织核心特征与警示
综合两位亲历者的经历,该传销组织的核心特征高度统一,需重点警惕:
幌子与模式
以“连锁经营”“资本运作”“培养现代化商人”为幌子,采用“五级三晋制”,要求购买份额(3800元/份起,最多买39- 41份),靠拉3个下线、下线再拉下线的“金字塔式”发展,累计份额后承诺“上平台拿巨额回报”。
洗脑手段
密集安排人员轮番洗脑,编造“国家暗地支持”的谎言,用“宏观调控”掩盖负面舆论,曲解政策、法律、建筑寓意、货币图案等,还展示伪造的“成功案例”。
运作方式
集中在武汉黄陂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的多个居民楼,异地操作、封闭运行,使用内部电话卡,资金打入个人账户,洗脑时间固定且采用“走家串户”形式。
目前,李先生与林女士均已向当地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并呼吁:若有人接到前往武汉黄陂区“网恋奔现”“电商工作”“做生意”等邀约,或遇到类似“五级三晋制”“买份额拉人头”的模式,务必提高警惕,发现后及时远离并向有关部门举报,避免陷入传销陷阱。
[此文来源:李旭反传防骗团队,版权说明:以上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