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阳成为传销活动的重灾区,许多受害者被亲友、网友以“旅游”“高薪工作”“恋爱”等名义骗至贵阳,陷入传销组织的洗脑陷阱。
以下是三位受害者的亲身经历,揭露贵阳传销的运作模式及受害者的心理变化。
一、黄先生:被亲戚诱骗,全家损失20万
去年8月,黄先生被老家侄女以旅游为由骗至贵阳花果园,实际陷入传销组织。对方称其投资项目可获收益,黄先生在被洗脑7天后交了钱,涉及“21份69800”的投资模式。同年10月,他又被诱导带哥哥前往,哥哥同样交钱加入。
两人先后在贵阳花果园区的两处地点参与活动,每次停留7天。期间,传销组织不断要求他们“带人来了解”,黄先生逐渐怀疑这是传销,便不再前往,也未获得任何返利。截至目前,两人共有20万元未追回,而当初拉他们入伙的侄女,实则是被其自称“男朋友”的传销骨干分子所骗,如今仍在广东打工。
二、雷女士:感情骗局下的“自愿”投资
雷女士通过网络认识了一位自称在贵阳工作的广东女孩,对方居住在花果园。今年3月相识后,雷女士于5月首次赴贵阳看望对方,7月再次被邀请前往“了解工作和赚第一桶金的地方”。
尽管雷女士早知花果园负面消息多,也察觉对方工作可疑,且清楚所谓“投资”是骗局,但在对方及相关人员的逼问和投资要求下,为尽快脱身,同时出于不想亏欠对方(此前两次前往花费了对方不少钱),她投了两份资金后离开。她明白这是情感骗局,心疼对方因家庭压力陷入其中、近乎“走火入魔”,至今仍未删除对方微信,却也不再联系。
三、陈女士:母亲深陷传销,女儿艰难营救
陈女士通过婚恋网站认识一名男子,对方以恋爱为幌子,展示虚假的公司营业执照、行程等信息,谎称在贵阳做公寓出租和开办酒厂,邀请陈女士7月8日赴贵阳考察投资环境。
到达后,对方热情接待,带她游览贵阳五星酒店、金融城、世纪城、市政府、花果园白宫等地点,途中不断通过数字、建筑标识等植入“暗示信息”。随后三天,对方安排她“走工作”,实则是一对一灌输“分享经济”传销内容,包括“五级三晋制”“生活纪律二十条”“投资69800赚1040万”“扣除45%国税和10%个税”等。
第四天晚上,对方以“不参与就终止恋爱关系”相胁迫,还举例称自己是借高利贷投资才得以成功。陈女士当晚便离开贵阳,并通过12345举报。她透露,该男子在贵阳白云区某某尚品内从事传销活动,7月16日还有一位深圳霍姓女士被邀请前来,仅某某尚品就有几百人参与,她见过的就有30多人。她希望相关部门能严肃查处。
结语
贵阳传销组织利用人性弱点,编织“暴富梦”,使受害者财产、亲情双双受损。唯有提高警惕,普及反传销知识,才能减少此类悲剧发生。
如果你或亲友遭遇类似骗局,请立即报警,并寻求专业反传销援助!
[此文来源:李旭反传防骗团队,版权说明:以上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