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日,王磊应大学女同学的邀请,从外地前往成都温江。这位女同学曾在大学期间多次帮助过他,出于这份信任,王磊以为是去寻求一份靠谱的工作,却没料到等待他的是一场精心设计的传销骗局。
温情铺垫:信任背后的陷阱
抵达温江后,女同学与另一位云南籍女生到地铁站接他,一路上相谈甚欢,随后将他带入一个三室一厅的小区住宅,加上他在内,屋内共6人。次日,这五人热情地带王磊游玩了一天,照顾得无微不至,让他彻底放松了警惕。当晚,女同学告诉他“有个工作明天带你看看”,当王磊追问具体内容时,对方却以“保密”为由搪塞过去。
洗脑开始:“五级三阶制”的诱惑
6月3日,女同学与一名男生以“拜访朋友”为名,带王磊进入另一个小区。起初,对方只是闲聊四川的环境,随后话锋一转,开始介绍所谓的“五级三阶”制度:画了一个梯子图,称投资3800元可赚381万元,投资69800元则能赚取1040万元,还提及“等腰梯形”“责任制”等概念。这场宣讲持续了三个小时,王磊虽觉得神奇又可疑,却一时说不出哪里不对劲。
接下来的几天,王磊的时间被严格控制:每天起床后便被带去“拜访”不同的人,每次宣讲长达三四个小时,内容重复且密集——有人讲“宏观调控”,称这是国家“正面打击,侧面扶持”的行业,还用猪肉价格举例,说猪肉价格涨得太厉害了,新闻就会报道哪有有猪瘟,没人敢买猪肉,猪肉价格自然就跌下来了;有人介绍“连锁经营”的起源,谎称是起源于美国,从新加坡引进,能“打造经济、培养商人”,还看了一个“连锁起源”的视频;还有人展示象征行业“国家支持”的红头文件,解读“生活经营管理二十条”等。
▲传销组织编造的《连锁的起源》视频
宣讲时,同行的人总会在一旁“玩手机”,后来王磊才明白,对方实则在记录他的每句话,分析他的心理。每天的行程被排得满满当当,拜访结束后便是吃饭、睡觉,几乎没有娱乐时间,偶尔的打牌、打台球,也只是为了放松他的警惕。连续几天高强度的信息灌输,让王磊的大脑极度疲惫,甚至一度濒临被洗脑成功的边缘。
破绽显现:涉及金钱后的警醒
骗局的核心始终围绕“投资”。对方先是描绘巨额收益,称“投69800元赚1040万”,还举例说团队里有人一年就“上总”,提了豪车;接着又游说王磊列举家人、亲戚、朋友的名单,怂恿他贷款、办信用卡来筹钱。
正是“贷款”这一要求,让王磊猛然警觉。当天晚上,趁身边人熟睡,他偷偷用手机搜索“连锁经营”,结果跳出的全是负面信息。看过其他人的经历后,王磊彻底清醒,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传销,开始盘算如何逃离。
此时,他已被转移到另一个小区,行李还留在最初的住处。就是这样的安排导致王磊想走走不了,在传销窝点滞留一个月才得以脱身。王磊以“家里出大事”为由要求离开,起初对方百般阻挠,直到他谎称“父亲出事”,才勉强获准。返回第一个小区拿行李时,女同学和一名男生全程跟随,还试图阻止他带走物品,王磊顾不上太多,只想着尽快脱身。
惊险逃离:重获自由后的后怕
两人一路“护送”王磊到成都东站,直到确认对方走远,他才敢快步离开。由于当天已无车票,王磊只能订酒店过夜,那一晚,他时刻担心被抓回,彻夜难眠。直到第二天坐上返程的车,他才彻底放下心来。
回忆起这场经历,王磊仍心有余悸。那个曾帮助过他的女同学,早已深陷其中——她骗父母说在考公,拿了3万元,又办信用卡、向朋友借钱凑齐了69800元,因没找到三个下线,才拉他入伙。这个传销团队有28人,全是云南籍,互相认识、互相拉拢,还会组织乒乓球、露营等活动,用免费游玩、情绪价值、营造“家庭般的氛围”等手段让人放松警惕。
王磊庆幸自己在涉及金钱时及时醒悟,也感慨传销手段的高明:五天内压缩洗脑流程,打感情牌、利用家庭软肋,甚至歪曲“宏观调控”“银监会监管”等概念,编造“五级三阶制”“银行卡共管”等谎言。如今想来,那些“上总”的朋友圈里晒的现金、豪车,不过是骗人的假象,所谓的“国家支持”,更是无稽之谈。
这场经历让王磊深刻体会到传销的可怕,也警示着:即便面对熟人的邀请,涉及不明投资时,也需保持清醒,一旦察觉异常,应及时脱身。
详细分析传销组织编造的谎言和歪理邪说,分析该传销组织的详细套路
结合王磊跟李旭反传防骗团队的聊天记录中提到的众多细节,该传销组织的歪理邪说和套路可总结为以下几类,均围绕“精神控制+利益诱惑+人身束缚”展开,极具迷惑性:
一、歪理邪说:编造虚假逻辑,扭曲事实洗脑
1.虚假制度包装,夸大收益画饼
编造“连锁”的起源:鼓吹“五级三晋制”“等腰梯形责任制”,宣称“投资3800赚381万,投资69800赚1040万”,将拉人头的传销模式包装成“国家培育商人的财富密码”,用“上总后买了奥迪”“两年赚千万”等虚假案例制造暴富幻想。
歪曲收益来源:谎称“上总后收益不依赖下线资金,而是国家补贴/项目分红”,实则收益完全来自新成员的投入,本质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庞氏骗局。
2.伪造“国家背书”,曲解政策与权威
编造“国家支持”谎言:声称项目是“西藏老兵引进的连锁经营模式”“服务西部大开发/解放台湾”,甚至编造领导人讲话(如汶川地震‘拿政府补贴的5000元去两广做生意’的讲话),用剪辑的假视频、PS的假图片(如连锁的起源、红头文件、锁链象征‘隐秘性’)包装成“国家保密行业”。
歪曲“宏观调控”:将外界对传销的打击称为“国家故意放出负面消息筛选参与者”,谎称“舆论打压是为了保护项目不被过多人涌入”,混淆经济术语误导认知。
伪造“监管认可”:编造“银行卡由多老总分工保管(一人办卡、一人保管、三人分持密码)”“电话卡用‘西部工程建设网’”,声称申购卡“银监会不查就是国家默许”,用虚假的“资金安全机制”掩盖传销本质。
3.否定现实价值,制造认知错位
放大传统行业“勾心斗角”:贬低职场“明争暗斗、穿小鞋”,对比传销组织“家人般热情”,制造“只有加入这里才能获得公平与温暖”的错觉。
歪曲法律与常识:声称“新刑法224条规定资本运作不是传销”(实则224条为合同诈骗罪,224条之一才明确传销定罪标准),甚至有警察学院毕业生参与“站台”,用“懂法的人都做”增强说服力。
二、核心套路:环环相扣的精神与行为控制
1.“温情陷阱”拉人头,利用信任破防
以“帮忙找工作”“创业平台”为幌子,利用同学、朋友等强信任关系邀约,初期通过接站、陪同游玩、热情照顾放松警惕,营造“真心实意”的假象。
团伙成员多为同乡(如28人全是云南人),互相背书“一起赚钱”,强化“自己人不会骗自己人”的错觉。
2.封闭式洗脑,切断外部信息
控制时间与空间:每日安排紧凑(上午拜访洗脑3-4小时、下午重复、晚上娱乐或继续灌输),让人身心疲惫难以理性思考;限制独处,“专门有人陪同”“时不时瞄手机”,压缩上网查证时间。
剥夺信息自主权:上课洗脑时朋友拿走新人手机,安排“记录者”旁听并分析受害者言论(假装玩手机,实际记话),针对性调整话术;将受害者安置在多个小区轮换,减少与外界接触。
3.情感操控与心理暗示
提供高情绪价值:通过夸奖、认同(“你运气好,温江政策比武汉、广西好”)、组织集体活动(打球、露营、旅游)制造“归属感”,对比“传统职场冷漠”,让受害者产生“这里更温暖”的依赖。
打亲情牌逼单:引导受害者列举家人、亲戚名单,用“让父母养老无忧”“别在家人生病时没钱”等话术戳软肋,甚至怂恿贷款、刷信用卡“筹钱”,美其名曰“投资未来”。
4.伪造证据链,强化“真实性”
虚假物料佐证:展示剪辑的“连锁的起源视频”“领导人接见老总讲话视频”(实际为领导人考察某政府部门)、“地标建筑与五级三阶制关联的解说”“上总者晒钱、提车的朋友圈”,用“有图有视频”误导。
编造细节自圆其说:谎称电话卡用“西部工程建设网”(甚至当面打联通电话‘验证’)、银行卡由多老总分工保管(“一人办卡、三人分持密码”),用“复杂机制”掩盖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本质。
5.软暴力限制,阻止脱离
物理束缚:转移住所时限制携带物品(“只带洗漱用品”),用“东西留在这”变相挽留;离开时派人“陪同到车站”,甚至初期拒绝放行,需编造“父亲出事”等重大理由才放行。
精神绑架:对犹豫者强调“推荐人是看你靠谱才带你来”“错过温江政策就没机会了”,对已投入者(如骗父母3万+贷款3万的女生)用“回不了头”的沉没成本困住,使其成为新的“拉人头工具”。
总结
该传销组织的本质是“以传销制度为核、以情感信任为饵、以信息封锁为盾”的骗局,通过扭曲事实制造“国家支持+稳赚不赔+温暖集体”的幻象,最终目的是骗取参与者资金并迫使其发展下线。其套路精准利用人性中的信任、贪婪与情感需求,极具隐蔽性,需警惕“高收益”“拉人头”“封闭洗脑”等典型特征,遇类似情况务必及时脱离并报警。
[此文来源:李旭反传防骗团队,版权说明:以上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