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1040阳光工程”传销黑幕:五段真实经历撕开“国家项目”的伪装

李旭反传销
2025-06-30
来源:李旭反传防骗团队

编者按:

2019 年,“全国传销重点整治城市”全部实现“摘帽”,异地聚集式传销由此得到有效遏制。然而,据李旭反传防骗团队掌握的信息,随着疫情管控政策调整,近年南北派传销势力在部分地区有反弹趋势,甚至出现规模化聚集现象。

有鉴于此,我们特别策划受害人案例分享及卧底传销系列报道。在这里,我们将亲自潜入传销窝点拍摄洗脑过程、撷取传统异地聚集式传销的典型受骗经历,深度还原这类传销令人防不胜防的洗脑套路。

我们坚决反对沉默——每一笔被榨取的血汗钱,都意味着一个家庭幸福的缺口;每一次选择隐忍,实则都是对传销犯罪的纵容。

即日起,受害者可通过爆料通道(微信ID: lixufcx)提供线索,让我们携手戳破传销谎言,守护好财产安全。

在看似平静的现代社会中,传销活动却如同隐藏在暗处的毒瘤,不断吞噬着人们的财富与信任。无数人因一时轻信,深陷传销泥潭,不仅遭受财产损失,更承受着巨大的精神折磨。以下是几位亲历者的真实故事,每一段经历都在敲响警钟,提醒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一、“成功人士”的假面:赵女士的交友陷阱

2024年11月,赵女士在广西南宁结识了一名自称李异官的男子。对方声称自己是广西博白人,在成都经营着火锅店和茶楼,塑造出一副事业有成的形象。然而,随着交往的深入,赵女士逐渐发现,这个“李异官”实则姓龙,他用假身份证,打着单身的幌子,欺骗女性交往,行骗财骗色之事。

相识后,龙某对赵女士的工资及工作细节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关注,还多次劝说她辞职前往成都与自己共同生活。在视频联系中,赵女士发现龙某夜间几乎都身处麻将馆,甚至参与赌博。经过数月观察,她终于了解到,龙某及其团伙长期以茶楼为据点,从事赌博与传销洗脑活动。

2025年3月8日,龙某为赵女士购买动车票,邀请她前往成都。他带着赵女士参观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犀浦街道华都路的万某源茶楼,宣称这是自己的产业,并描绘出一幅充满诱惑的创业与结婚蓝图。但他始终没有兑现参观火锅店的承诺。赵女士后来才明白,这不过是传销组织以实体店为幌子,先将新人骗来,再进行洗脑的惯用伎俩。

在相处过程中,龙某频繁接听“工作电话”,塑造“大老板”形象。然而事实却是,这些电话都是团队成员配合演出的戏码,全是假的。后续两次邀约中,龙某要求她与陌生“朋友”同住,问及工作便含糊其辞。

6月12日,为了探寻真相,赵女士再次前往成都。起初两天,龙某带她吃喝玩乐,成功降低了她的戒备心。到了第三天,龙某便劝说她去其朋友处“了解工作”。当赵女士质疑这可能是传销时,龙某竟以“国家项目”“等腰梯形模式”为由强行辩解,还召集多名“老总”在饭店诱导她实地考察。他们以“至少7天”为期限,拒绝透露具体工作内容,甚至荒唐地声称公司是“360行中的361行”,没有名字。赵女士明确表示拒绝后,一名“陈总”立刻态度恶劣,彻底暴露了真实意图。

当晚,龙某带赵女士来到万众源棋牌室,现场多名“传销老总”一边用现金赌博,一边对她进行洗脑,怂恿她去了解学习。一名自称佟总的男子更是吹嘘自己的团队规模达3000余人,且在成都市每个区都设有传销团队。他们还安排家属轮番上阵,声称团队氛围融洽,男女合住,经常组织团建活动。结合有传销经历朋友的描述,赵女士确定这就是典型的传销活动。

第二天,赵女士坚决拒绝参与,龙某的态度瞬间转变,不仅催促她离开,还对她恶语相向,指责她防备心太强。后来,在赵女士报警后,龙某才说出自己已婚且育有子女的事实,向她求情。他还承认自己身无分文,豪车都是租来的,如今因骗不到新人加入,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回想起这段经历,赵女士既伤心又庆幸自己能够成功脱身。她郑重举报了位于郫都区的万众源棋牌室及龙某等人,希望通过自己的遭遇,让更多人警惕传销陷阱。



二、网友的“甜蜜陷阱”:王女士的警惕与逃离

王女士在网上结识了一位网友,对方每日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和奋斗历程,试图拉近彼此距离。随后,网友热情邀请王女士前往成都,称要带她结识优秀的朋友,还表示前几天会带她游玩,之后再一起“学习”。这番说辞让王女士心生警惕。

网友提到自己的父母是农村人,对很多事情都不懂,这让王女士怀疑她很可能是大学毕业后就误入传销组织。对方还发来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海峡两岸科技园附近的一家超市。此前王女士打算给对方寄东西时,网友曾邀请她去家中居住,还表示会到车站迎接,但后来王女士得知她与多人合住。

王女士与网友是在一个公开课的大群里认识的,之后网友主动添加了她。察觉到异常后,王女士咨询了李旭反传防骗团队。团队表示,这与他们接到的众多大学生被骗至成都的传销求助案例套路如出一辙,就是南派传销1040阳光工程。听完分析,王女士感到一阵后怕,果断取消了前往成都的计划。近年来,李旭反传防骗团队接到多起类似求助,受害者大多是在求职或交友过程中,被同学或网友诱骗至成都温江、龙泉驿、郫都等地,陷入传销陷阱。

三、“电商内推”的破绽:陈先生的智斗与取证

陈先生偶然添加了一位自称在成都从事电商工作的朋友,对方在朋友圈树立起良好的人设,还主动询问陈先生是否想去工作,表示可以内推面试。陈先生当时觉得对方十分热心,便答应下来。作为电子商务专业出身的他,在第一次谈话时就察觉到不对劲。当他提及专业知识时,对方总是避而不答,只一味强调待遇,还让他下次直接与“老板”交谈。

之后,一位03年出生的男子自称是公司老板,对未来前景一顿吹嘘,并告知了公司名字。陈先生通过企业查询平台找到联系电话,打过去后,确定对方在说谎,但他并未当场揭穿,而是决定继续深入调查。

对方让陈先生去“学习”,称找了很多专家为他普及知识。陈先生提前与朋友做好安排,准备随时报警。到达后,他全程录音并共享位置,确保自身安全。起初,对方带他吃喝玩乐,还安排他与两男两女合住,他单独住一间房。晚上,陈先生便在房间里寻找资料并拍照取证。

第二天,对方让他学习1040阳光工程、五级三晋制等内容。陈先生一听就明白这是传销套路,但他没有表露出来,而是默默记住周围环境。后来,陈先生可能露出了破绽,对方让他先回去,称这几天要出差,之后便没了联系。陈先生怀疑对方见无法骗到自己,便放弃了。他还发现,一起去“学习”的人对传销内容深信不疑,甚至急着交钱,他怀疑这些人都是对方的同伙,故意演戏迷惑自己。给他上课的都是些02、03年出生的年轻人,看起来像是没毕业或没上学的学生。成功脱身的陈先生不禁感慨,双流区的传销组织如此猖狂,希望警方能够加强打击力度。

四、男友的“国家机密”:周女士的紧急救援

周女士发现男友疑似陷入传销组织。男友总是提及“国家机密”,对工作内容闭口不谈,还告知她地址在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黄水镇桂花社区花田雅苑。察觉到异样后,周女士开始套男友的话。男友表现得十分纠结,称自己还在了解这个行业,情况很复杂,目前无法说清。他还声称这个项目没有人事、没有老板,只有国家和平台,由于行业特殊,不允许对外透露。周女士直觉这就是传销,也在网上咨询了李旭反传防骗团队,团队建议她要想办法让男朋友赶紧脱离传销组织的洗脑。但男友坚称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传销,而是国家允许的创业平台,采用五级三晋制、连锁经营模式。

男友听了四天课,险些被洗脑成功。心急如焚的周女士与男友家人想尽办法,将他骗回家中。经过反复劝说和解释,男友终于清醒过来,周女士这才松了一口气。



(网友听课后被“洗脑”)

五、失业青年的“暴富梦”:小吴的六天洗脑实录

失业的小吴在成都双流遭遇了传销组织。该组织鼓吹投资3800元可挣381万,投资69800元出局能挣1040万,号称是“资本运作”“连锁经营”,没有公司和产品,全靠拉人头发展下线。他们甚至拿出印有领导人照片的书籍和红头文件,宣称这是国家支持的项目。

小吴是看到同学朋友圈发布的工作信息,联系后,同学让他买机票前往成都,并亲自接机。到了同学住处,小吴发现是多人合租,两男两女。前三天,同学带着他在成都游玩,小吴不禁疑惑,同学为何一直不上班。第三天晚上,同学的“领导”前来,带他到茶馆了解入职信息,随后便提及要了解一个“副业”,要求他花五到七天时间学习,且不能告知任何人,小吴此时已隐隐觉得不对劲。

第四天,舍友带小吴去“学习”,他这才发现整个宿舍的人都参与其中。他们向小吴灌输西部大开发、五级三晋制、北海湾、深圳发展等内容,鼓吹投资回报,还说加入后会有“军网电话卡”,资金往来通过中国五大银行,发工资时国家不会排查流水等“国家支持”的佐证。为了让小吴相信,他们还展示各种伪造的证据,声称互联网信息不可信,反传销的都是配合国家“宏观调控”,只要听完课程就能明白行业的“合法性”。

随着洗脑的持续,小吴感觉自己的思想开始动摇,但他很快意识到这是危险信号,坚决表示不再继续听下去。对方开始轮番劝说,用“已经听了四天,就差最后一步”“同学需要你的建议”等说辞进行道德绑架。小吴态度坚决,对方见劝说无果便开始着急,不断施压。第五天,他们继续用伪证和曲解的国家政策洗脑,还制定了诸多奇葩“行规”,如在家工作不能穿拖鞋,男生不能留长发,女生不能穿短裙,禁止喝酒赌博等。

小吴越发觉得不对劲,将情况告知家人。此时,同学偷看他屏幕的行为,更让他确定同学就是传销组织的“托”。尽管多次劝说同学无果,小吴依然坚持立场。第六天早上,同学得知他向家人透露情况后,联合其他人对他进行道德谴责。小吴态度坚定,坚决不再参与,最终对方无奈让他离开。小吴离开后,立刻报警举报了该传销组织,他不希望传销组织继续害人。



传销套路拆解与警示

这些案例中,传销组织均以“交友”“求职”为诱饵,用“实体店幌子”“成功人设”降低戒备,通过“前玩后洗”“多人配合”“伪证洗脑”等手段实施精神控制。从郫都的茶楼到双流的居民小区,从“1040阳光工程”到“资本运作”,无产品、无公司的“拉人头”模式始终是核心。受害者中,有被情感欺骗的女性、有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有求职心切的青年,他们的经历印证了传销“杀熟”“造梦”“洗脑”的三步毒计。

李旭反传防骗团队也呼吁公众警惕“国家项目”“连锁经营”“资本运作”“1040阳光工程”等话术。若遇“高回报零风险”“保密行业”“创业平台”“宏观调控”等说辞,务必通过执法部门、反传机构咨询等方式核实,一旦被困,立即联系亲友并报警。传销之恶,在于腐蚀心智、摧毁家庭,唯有警惕“天上掉馅饼”的幻想,才能筑牢防骗防线。同时,也呼吁相关部门加大对传销活动的打击力度,维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让传销这颗毒瘤无所遁形。

(文中皆为化名)

[此文来源:李旭反传防骗团队,版权说明:以上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